内容详情

当前位置: 首页>>课程资源>>教学设计>>正文

7-生物地理

  点击:[]

《自然地理学》教案设计二十一(2学时)

第七章第一节生物与环境、第二节生态群落

一、教学内容

1. 生物与环境的基本概念及其关系

2. 生态因子与生物之间的关系

3. 生物群落的概念及其特征

二、教学目的和要求

1.知识目标

要求学生掌握生态因子与生物之间的关系;要求学生掌握生物与环境之间的关系。

2.能力目标

对生物圈以及生态系统的构成进行了解和掌握,对其进行进一步的研究,探究其中的奥秘。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

1.教学重点

生态因子与生物之间的关系

2.教学难点

生态因子与生物之间的关系

四、教学方法

课堂讨论、多媒体教学、当堂测验

五、教学过程

一、生物与环境是一个统一的整体

1.  环境对于生物的影响很大,控制和塑造着生物的全部生理过程形态结构和地理分布。

2. 在环境对生物发生影响的同时,生物有机体特别是他们的群体也对环境产生相当明显的改造作用。

二、基本概念

1.  环境

环境是指生物有机体或生物群体所在空间内的一切事物和要素的总和。生物是主体,环境是相对主体而言的,它包括非生物的所有自然要素也包括主体生物之外的其他一切动植物。

2. 生态因子

环境中对生物的生长、发育、繁殖、行为和分布有影响的环境要素叫生态因子(Ecological factors)。生态因子中生物生存不可缺少的那些因子称作生存条件(Existing conditions)。所有生态因子构成生物的生态环境。具体的生物个体和群体生活地段上的生态环境称为生境。

3. 生态学

研究生物与环境间相关关系的科学叫生态学。

三、生态因子与生物

(一)光和生物

太阳辐射不仅制约地球表层外营力作用过程,更是维持一切生命活动的原始能源。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把光能转化为化学能储存在有机物质中。除供应本身消耗外,还为其它一切生物提供所需要的能量,因此,光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因子,光的性质、光照强度和光照时间的长短对生物的生长、发育、形态结构都有明显的影响。

1、光的性质对植物的生态作用最为明显(波长)

红光能促进叶绿素的形成,有利于植物的伸长生长,红光有利于CO2的固定,与糖的合成关系密切。蓝紫光与蛋白质有关,促进细胞分化,使胚芽产生向光性。紫外光能抑制植物的伸长,却能促进花青素的合成。高山植物,大气透明度高,使植物生长受到抑制,茎节缩短,花朵艳丽。强烈紫外线对细胞原生质有破坏作用,对生物有杀伤致死作用,能杀灭细菌,这部分辐射为生理有效辐射。而绿、黄光多被反射和投射,吸收利用较少(生理无效辐射)。另外,紫外线还有利于维生素D的合成,促进动物骨骼发育。

2、光照强度对生物的影响

各种植物对光的需要量,即对光照强度的适应范围是不同的。有些植物喜欢长在阳光充足的空旷地方火森林中的最上层。而有些植物只有在阴暗处或森林的最下层才能找到。据此可将植物分为阳性植物(马尾松、杨属)、阴性植物(人参、三七、半夏),耐阴植物(侧柏、党参、金鸡纳)。

(二)水和生物

1、水的生物学意义

首先,水是生物有机体的重要组成成分。

其次,生物的一切代谢活动都必须有水为介质,营养物质的吸收和运输、食物的消化、激素的传递以及其他各种生物化学过程都必须在水溶液中进行。

第三,水是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重要原料。

第四,水的热容量大,吸热和放热的进程比较缓慢,为水生生物创造了一个稳定的温度环境。

第五,对于生物的热量调节和能量代谢具有重要作用。

2、植物与水的关系

植物在正常的气体交换过程中要损失大量的水分,比动物多得多。植物通过根吸收水和叶蒸腾水之间保持适当的平衡来维持正常生活。从环境中吸收的水约有99%用于蒸腾。

(三)空气和生物

大气是指从地球表面到高空1200km范围内的空气层,它由氮、氧、二氧化碳、惰性气体、氨、甲烷、臭氧、氧化氮及不同含量的水蒸汽组成。在干燥空气中,O220.95%N278. 9% CO20.032%。对生物关系最为密切的是O2CO2CO2是植物光合作用的主要原料,又是生物氧化代谢的最终产物;O2几乎是所有生物生存所依赖的媒质(除极少数厌氧动物外),没有氧,动物就不能生存。

1、空气化学成分与生物

空气的化学成分比较复杂,其中氧和二氧化碳对生物的影响显著。

O2是动植物呼吸作用所必需的物质,生物正是借助于吸收氧气分解体内贮存的有机物,取得维持生命活动所需的能量。

CO2是植物光合作用的原料之一,主要来自于空气,其浓度的高低直接影响光合作用的强度。另外,它还是温室气体的主要成分。

N2冲淡O2浓度,对豆科植物提供氮素。

2、空气运动与生物

——风可以促使大气中CO2 O2和水汽的均匀分布和循环

——风可以扩散污染物的浓度

——风是植物孢子、花粉、种子和果实传播的动力

——风的生态危害作用(旗形树冠、作物倒折、动物信息)

(四)土壤与生物

1. 土壤生态学意义

1)土壤是陆生植物生长发育的基地和营养库,它具有供应和调节植物生活中所需水分养料和空气等条件的双重作用。

2)土壤和植物之间以极大的接触面积进行着频繁的物质交换。土壤供应植物的水分和矿质营养元素植物的代谢产物和枯叶又促进土壤的形成和影响其理化性质。

3)土壤的酸碱度影响矿质营养盐类的溶解度,从而影响矿质元素被植物吸收利用的有效性。

4)土壤中易溶性盐类含量过高时发生盐渍化现象,使土壤溶液浓度过高,渗透压增大、植物吸收水分困难,出现生理性干旱,种子发芽和植株生长不良,限制了一般植物的生存。

5)对动物来说,土壤是不大其更为稳定的生活环境,其温度和湿度的变化幅度小得多,因此土壤常成为动物极好的隐蔽场所,在土壤中可以躲避高温、干燥、、大风和阳光直射等不利因素的影响。

(五)生物之间的关系

1.  竞争(Competition

对事物生存空间和其他条件具有相似或相同要求的不同物种,为了自身生存,相互间都力求抑制对方,从而给对方都带来不利影响,谓之竞争。

种间竞争的结果是发生生态分离,一个种被另一个种完全排挤掉多一个种被迫占据不同的空间位置和利用不同的食物资源。

高斯的竞争排斥原理(competitive exclusion principle ): 生态学(或生态位)上相同的两个物种不可能在同一地区内共存。

2.寄生作用(Parasitism) 

一种物种的个体(寄生物)生活在另一个物种个体(寄主)的体内或体表,并从其体液或组织中吸取营养以维持生存。寄生常降低寄主生物的抵抗力,但并不一定导致寄主生物的死亡。

3.  捕食作用(Predation

捕食生物袭击并捕杀被捕食者生物作为食物。捕食者生物因获得食物而受益,被捕食者或猎物则受到抑制(植物)或死亡(动物)。

捕食并不总是有害的,一方面不是这作为一种自然选择的力量淘汰了有疾病衰老或有其他方面不理想的被捕食者,可以说是一种天然的质量控制法。另一方面通过捕食作用可以调节生物种群的数量,维持生物种群间和生物与环境负荷间的平衡。

4、原始合作(Cooperation)与互利共生(Mutualism

原始合作又称互助,在一起生活的两物种彼此从中都受到利益,但他们并不需要互相依赖,可以单独生存。

互利共生则是两个不同物种的有机体密切地结合在一起,在共同的生活中双方均获得利益,但彼此不能分开单独生存。如地衣(是单细胞藻类和真菌的共生体);丝兰和法兰蛾;白蚁和多鞭毛虫(可消化纤维素)。

四、生物群落及其特征

在自然界,任何生物种都不是孤立地生存,总有许多其它生物种与之同群共居,形成一个完整的生物群体。正如种群是个体的集合体一样,群落是种群的集合体,是一个比种群更复杂更高一级的生命组织层次。

若干个生物种群有规律地结合在一起,形成为一个多生物种、完整而有序的生物体系,即生物群落。具体来说,是指在特定空间或特定生境下,具有一定的生物种类组成,它们之间及其与环境之间彼此影响、相互作用,具有一定的外貌及结构,包括形态结构与营养结构,并具特定功能的生物集合体。通常指植物群落。

(一)种类组成

每一个相对稳定的群落都是由一定的生物种所组成。不同类型的群落必然具有不同的种类组成,它是鉴别群落类型的基本依据之一。在地球上,不同地区的不同群落中所包含的生物种数变动在一个相当大的范围内,其种数的多少决定于生物和非生物的许多因素。一般来说,环境条件愈优越,群落发育的时间愈长,生物种的数目愈多,群落的结构也愈复杂。但在两个或多个群落间过渡地带,生物的种类和数量常比相邻群落中多,这种现象称为边缘效应。

物种多样性——生态群落中物种数目的多少(丰富度)和各物种个体数目的多少(均匀度)两个参数的结合。

种类多样性大,群落中生物间的营养关系复杂,每个种在这样的食物网络中具有更加自由和宽广的食物选择范围,即食物来源丰富,生物生存的可能性也越大;同时群落中的反馈系统也更为复杂,一部分要素失调不致破坏群落的整体特征,保证了群落的稳定性和抵抗外力干扰的程度,这即生态学中的种类多样性导致群落稳定性原理。

群落中每一个生物种所占据的小生境(住所)和它所执行的机能(职业)结合起来就叫做生态位(niche)。

凡是个体数量多、生物量大、覆盖地面的程度也大的生物叫做优势种(Dominant species;优势种中的最优势者,即盖度最大、生物量也最大、占有最大空间,并在建造群落、改造环境和在物质与能量交换中作用最突出的生物种叫做建群种(Constructive species。群落中其他次要的种类称作伴生种(Companion species

(二)群落的外貌与植被的生活型

植物群落的外貌是群落长期适应自然环境的一种外部表相。环境不同或群落类型不同,它的外貌特征也不同。群落的外貌是识别和区分植物群落类型的重要特征之一。

植物群落的外貌主要决定于植物的生活型(生长型)。生活型是植物对一定生活环境长期适应的结果所表现出的生长形式。例如乔木、灌木、草本植物、藤本植物、附生植物、苔藓植物和藻菌植物等。

(三)群落的结构

群落是一个复杂的生物体系,其中包括果敢生物种群,它们在群落内部空间上按一定规律组合排列的现象,即是群落的结构。

1. 群落的垂直结构

生物群落形成过程中,由于环境的逐渐分化,导致对环境有不同需求的物种生活在一起,各自占据群落中的一定高度空间,群落的这种垂直分化称为群落垂直成层现象。大多数群落的内部都有垂直分化现象,即不同的生物种出现于地面以上不同的高度和地面以下不同的深度,从而使整个群落在垂直方向上有上下层次的出现,即成层现象。

群落的垂直结构主要就是指成层现象。

群落的垂直分层结构不是群落内部生物在空间上的简单排列,是各种生物通过竞争、自然选择和彼此适应的结果。群落成层现象的出现使生物群落在单位面积上容纳更多的生物种类和数量,最充分地利用空间和营养物质,产生更多的生物物质。农业生产中的间作、套种和多层楼等,就是劳动人民模拟天然植物群落的层性,在生产实践中的一种创造性的应用。在水域环境中,水生生物群落也具有成层现象。

2. 群落的水平结构

当我们对群落的结构进行观察时,常可以发现,在群落中的某一地点,植物的分布是不均匀的。如:在森林中,林下阴暗的地方有一些植物种类的小型组合,而在林下较明亮的地段是另外一些植物种类的组合。即小群落。

它是整个群落的一部分。其形成原因,主要是环境因素在群落内不同地点分布不均匀的结果。如:小地形、土壤条件或光照状况的不同,以及由于动物的活动,使群落内部的环境在水平方向上出现不一致的现象,形成许多小环境,或者由于植物依靠根蘖和根茎繁殖的结果,便在群落内部分化出许多由一种或若干种植物所构成的小斑块,它们或多或少均匀地分布于整个群落中,形成所谓镶嵌现象,群落在水平方向的主要结构——镶嵌性

3. 群落的生态结构

层片具有一定的种类组成,这些种类具有一定的生态生物学一致性,而且特别重要的是它具有一定的小环境,这些小环境构成植物群落环境的一部分。

(四)群落环境

植物群落不仅受外界环境的支配,同时它本身也影响着外部环境。每一株植物在其生命活动的过程中,不断地影响着其周围环境的物理和化学性质,由许多植物共同生活在一起构成的植物群落对环境的改造更加显著。经过群落对各种自然条件的改造而形成的植物群落内部环境与群落外部环境有很大差别,并具有一系列特点。

例如,投射到群落上的光照由于上层植物的吸收、反射,到达下层和地面的强度已大大减弱,光质也有所改变。群落内部的温度在白天和夏季比空旷地区低,夜间和冬季比空旷地区高,即群落内温度的日变化和年变化都比较缓和。由于植物枝叶的截留,只有一部分降水到达地面,也因枝叶的阻挡,群落内空气湿度经常较高。风遇到像森林这样的障碍以后,速度大为减低。营造防护林就是利用这个作用保护农田、道路等。植物群落的枯枝落叶以及死亡的根系经微生物分解后都直接加入到土壤中,改变土壤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由于植物群落具有如此明显的改造外界环境的作用,因此,在生产实践中,常用于防风固沙、护堤固岸、涵养水源、保持水土和净化环境。

六、教学反思

  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学生是学习的主体,他们总会有“创新的火花”在闪烁,教师应当充分肯定学生在课堂上提出的一些独到的见解,这样不仅使学生的好方法、好思路得以推广,而且对他们也是一种赞赏和激励。同时,这些难能可贵的见解也是对课堂教学的补充与完善,可拓宽教师的教学思路,提高教学水平。因此,将其记录下来,可以作为以后丰富教学的材料养分。

七、参考资料

教本:自然地理学(第四版),伍光和等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

参考书目:

1、《自然地理学》(第二版),刘南威主编,科学出版社,2007

2、《地球科学导论》,刘本培、蔡运龙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

3、《地貌学》,严钦尚等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

4、《水文学》,管华等,科学出版社,2010

5、《土壤学》,黄昌勇等主编,中国农业出版社,2010

6、《综合自然地理学》(第三版),刘南威主编,科学出版社,2009


《自然地理学》教案设计二十二(2学时)

第七章第三节生态系统

一、教学内容

1. 生态系统的概念及其结构

2. 生态系统的功能有哪些

二、教学目的和要求

1.知识目标

要求学生掌握生态系统的结构;要求掌握生态系统的功能

2.能力目标

要求同学对生态系统的基础知识点有着基本的认识,在课余时间进行井布依得研究与思考。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

1.教学重点

生态系统的结构

2.教学难点

生态系统的结构

四、教学方法

课堂讨论、多媒体教学、当堂测验

五、教学过程

一、生态系统的概念

生态系统就是在一定空间内,生物成分和非生物成分(物理环境)之间通过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组成的相互作用、相互依存的一个生态学功能单位。生态系统是一个开放系统,必须依赖外界环境提供物质和能量的输入和接受输出。生态系统是一个控制系统或反馈系统,在一定范围内具有自我调节和自组织能力保持其相对平衡。生态系统是一个动态系统,要经历由简单到复杂从不成熟到成熟的发育过程。

二、生态系统的组分和结构

(一)组分

1. 非生物成分——包括太阳辐射能、H2OCO2O2N2、矿物盐类以及其他元素和化合物。它们是生物赖以生存的物质和能量的源泉,并共同组成大气、水和土壤环境,成为生物活动的场所。

2. 生产者——主要是能利用太阳能将简单的无机物合成有机物的绿色植物,它们属于生物钟的自养生物。它们进行光合作用,固定太阳能,以简单的无机物质为原料,制造有机物质。不仅提供自身生长发育的需要,也是其他生物类群以及人类食物和能量的来源。将太阳能源源不断输入生态系统,称为消费者和还原者唯一的能量。生产者在生态系统中处于作重要的地位。

3. 消费者——消费者有机体指动物。它们不能自己生产食物,只能直接或间接利用植物所制造的现成有机物,取得营养物质和能量,维持其生存。所以是异养的消费者。

4. 分解者——主要指细菌、真菌和一些原生动物。它们依靠分解动植物的排泄物和死亡的有机残体取得能量和营养物质,同时把复杂的有机物降解为简单的无机化合物或元素,归还到环境中,被生产者有机体再次利用,所以它们又称为还原者有机体。分解者有机体广泛分布于生态系统中,时刻不停地促使自然界的物质发生循环。

在自然界,每一个生态系统一般都具有上述四种组分。从理论上讲,任何一个自我维持的生态系统,只要有非生物物质、吸收外界能量的自养生产者和能使自养生物死亡之后进行腐烂的分解者这些基本成分就够了,消费者有机体并不是必要成分。它们的存在只不过使生态系统更为丰富多彩而已。

(二)结构

1.  食物链 生态系统中以生产者为起点,一些有机体以吃和被吃的关系,即通过食物关系彼此联结而形成的一个能量与物质流动的系列。食物链是生态系统营养结构的具体表现形式之一。它有两个主要类型:即腐食食物链与活食食物链。前者又称碎屑食物链,是动植物死亡后被细菌和真菌所分解,能量直接自生产者或死亡的动物残体流向分解者。植物残体蚯蚓线虫节肢动物。后者又称捕食食物链,能量由绿色植物到各级消费者动物再到分解者的途径流动。草兔子狐狸狮子。

从污染生态学来看,食物链的研究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因为污染物通过食物链产生逐级富集的现象,即生物放大作用。

2.  食物网 各个食物链彼此交织、错综连接形成复杂的能量与物质流通的网络。)。食物链和食物网的复杂程度常常决定着系统的稳定性程度。一般来说,生态系统的食物链愈长、食物网的结构愈复杂,它的稳定性愈大。

3.  营养级 在食物网中各食物链上凡以相同的方式获取相同性质食物的类群生物。不同的生态系统往往具有不同数目的营养级,一般为3—5个营养级。在一个生态系统中,不同营养级的组合就是营养结构。

三、生态系统的功能

(一)生态系统中的物质生产

1.  绿色植物的初级生产

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固定太阳能生产有机物,为生态系统的其他成分和生产者本身利用。绿色植物是有机物的最初制造者,也是能量的第一个固定者,因此,绿色植物所固定的太阳能活所制造的有机质的数量称为初级生产量或第一性生产量。绿色植物呼吸消耗之后剩余的物质或能量称为净初级生产量。在单位面积上净初级生产量日积月累所形成的有机质数量叫做生物量(Biomass)。

2.消费者动物的次级生产

各级消费者动物直接或间接利用初级生产的物质进行同化作用,把植物性物质转换为动物性物质,使自身得到生长、繁殖和物质和能量的贮存。

同化作用:一个消费者在消化道中吸收物质的作用,或一个植物在光合作用中固定物质的作用。通话效率=同化量/摄取量。从理论上讲,净初级生产量可全部被消费者利用,但实际并不是这样。只有一部分净初级生产量被利用。在次级生产过程中,能量的损失是多方面的。一般说来,营养级越高,能量利用的效率越低。因而植物的利用效率通常高于动物。

(二)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

生态系统的基本功能之一是能量的流动,它是生态系统的动力,能量的最初来源是来源于太阳,可以以两种不同的形式输入系统之内。即阳光能的输入和现成有机物质的输入。若日光能大于现成有机物质,则属于自养生态系统,反之属于异养生态系统,如城市等人工生态系统。

生态系统中的能量通过绿色植物的固定而输入到系统里,保存在有机物质中。当植食动物吃植物时,能量转移到第二营养级动物体中;当肉食动物吃植食动物时能量又转移到第三营养级的动物中。余类推。最后由腐生生物分解死亡的动植物残体,将有机物中的能量释放逸散到环境中。能量是逐级递减的。

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的另一个特点是能量流动是单向的。当太阳能进入生态系统后,一部分以热能的形式散发到环境中,它不会再返回太阳,而被绿色植物固定的太阳能也因为转化为化学能不会再返回太阳。动物从植物获得的能量同样不会回到植物,而动物呼吸时放出的热量散发到外界环境中也不能重新利用。所以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是单向的,是不可逆的。所以,能量只是一次穿过生态系统,不能再次被生产者利用而进行循环。因此,要维持生态系统的正常运转,必须不断地从外界输入能量。

美国生态学家林德曼(Lindeman)在研究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时发现,从绿色植物开始,能量每经过一个营养级数量都要大大减少。后一营养级上的生产量大大小于前一级,其能量转化效率大约为10%,这就是林德曼(Lindeman)的“百分之十率”。能量沿食物链流动时,能流越来越小,通常后一营养级所获得的能量大约为前一营养剂能量的10%,在能流过程中大约损失90%的能量。

假如用一定比例的长方形图来表示食物链中每营养级上的生产量或能量,再将这些长方形图按营养级高低由上而下重叠在一起,成了一种金字塔型的图,即生态金字塔。

数目金字塔:按有机体数量的多少表示。这种金字塔一般情况下可清楚地表明哥营养级由下而上逐渐减少的规律。但有些情况下往往出现倒金字塔。如成千上万哥昆虫以一株大树为生,或大量寄生虫寄生于一个生物体内。所以为了避免因个体大小差异而造成的倒金字塔,采用能量金字塔。这种不会出现倒置,因而更为准确和重要。

由于上述原因,自然界食物链的长度一般不超过3—5 个环节。并且位于最高营养级中的生物,取食的空间范围比植食动物大得多。一只鹰或一头狮子需要在好几平方公里的地区内才能获得足够量的有机体维持本身的生存;而一种食植物的昆虫在几平方米范围内的叶子中就得到了丰富的食物。在自然保护工作中,应当注意,在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以保护稀有珍贵的顶部肉食动物为目的的自然保护区,其面积应比以保护同等数目的植食动物为目的的面积大许多倍。

此外,从能量利用效率来说,食物链越短,营养级数目越少越经济,即食物链越长,消耗于营养级的能量就越多。从这个意义上说,人如果直接以植物为食,就比以吃植物的动物为食,可以供养多10倍的人口。

(三)生态系统的反馈调节与生态平衡

像自然界任何事物一样,生态系统也处在不断变化发展之中,实际上它是一种动态系统。大量事实证明,只要给以足够的时间和在外部环境保持相对稳定的情况下,生态系统总是按照一定规律向着组成、结构和功能更加复杂化的方向演进的。

1、概念

当生态系统处于相对稳定状态时,生物之间和生物与环境之间出现高度的相互适应与协调,种群结构与数量比例持久地没有明显变化,能量和物质的输入和输出大致相等以及结构与功能之间相互适应并获得最佳协调关系。,这种状态就是生态平衡(Ecological balance

2、生态系统平衡的影响因素

1)生态系统发展阶段与生态平衡

在发展的早期阶段,系统的生物种类成分少,结构简单,食物链短,对外界干扰反应敏感,抵御能力小,所以是比较脆弱而不稳定的。当生态系统逐渐演替进入到成熟时期,生物种类多,食物链较长,结构复杂,功能效率高,对外界的干扰压力有较强的抗御能力,因而稳定程度高。这是由于系统经过长期的演化,通过自然选择和生态适应,各种生物都占据有一定的生态位,彼此间关系比较协调而依赖紧密,并与非生物环境共同形成结构较为完整、功能比较完善的自然整体,外来生物种的侵入比较困难。

2)生物多样性与生态平衡

由于复杂的食物网结构使能量和物质通过多种途径进行流动,一个环节或途径发生了损伤或中断,可以由其他方面的调节所抵消或得到缓冲,不致使整个系统受到伤害。所以,生态系统的生物种类越多,食物网和营养结构越复杂便越稳定。即生态系统的稳定性是与系统内的多样性和复杂性相联系的。

3)系统自我反馈机制与生态平衡

这是由于它是一种控制系统或反馈系统,好象“弹簧”一样,通过反馈机制而具有自动调节的能力。特别是负反馈对系统的自我调节具有更重要的意义。生态系统中的反馈现象十分复杂,既表现在生物组分与环境之间,也表现于生物各组分之间和结构与功能之间,等等。

正反馈机制——生态系统中或外界某因素的干扰发生了一些变化,这些变化不是抑制了而是加强了因素干扰和引起变化,导致生态系统远离平衡位置。

负反馈机制——生态系统中或外界某因素的干扰发生了一些变化,这些变化抑制了因素干扰和引起的变化,导致生态系统趋向平衡位置。

所以当生态系统受到外界干扰破坏时,只要不过分严重,一般都可通过自我调节使系统得到修复,维持其稳定与平衡。但是,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是有限度的。当外界压力很大,使系统的变化超过了自我调节能力的限度即“生态阈限”时,它的自我调节能力随之下降,以至消失。此时,系统结构被破坏,功能受阻,以致整个系统受到伤害甚至崩溃,此即通常所说的生态平衡失调。

4)人类活动与生态平衡

人类是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又是支配生态系统最活跃、最积极的因素。如果人类能正确认识自然规律,利用掌握的自然规律合理的改造自然,生态系统将会向着平衡方向发展,为人类生存提供更多、更好的资源和发展环境。否则,将会导致生态系统失衡,带来不利影响。

例如,在一些植棉地区,自然情况下棉红蜘蛛可能由于瓢虫等天敌的控制,数量较低,不足以严重危害棉花生长。然而,长期使用DDT 等有机氯杀虫剂后,部分棉红蜘蛛产生抗性,瓢虫可遭到严重推残,二者的平衡关系破坏,导致棉红蜘蛛再增猖獗,造成经济上更大损失。这是因生物种群结构发生变化引起的生态平衡失调现象。再如,华北平原因打井过密,并采用电力提水,造成水分循环平衡失调,是系统功能受阻而出现的不平衡现象。

六、教学反思

  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学生是学习的主体,他们总会有“创新的火花”在闪烁,教师应当充分肯定学生在课堂上提出的一些独到的见解,这样不仅使学生的好方法、好思路得以推广,而且对他们也是一种赞赏和激励。同时,这些难能可贵的见解也是对课堂教学的补充与完善,可拓宽教师的教学思路,提高教学水平。因此,将其记录下来,可以作为以后丰富教学的材料养分。

七、参考资料

教本:自然地理学(第四版),伍光和等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

参考书目:

1、《自然地理学》(第二版),刘南威主编,科学出版社,2007

2、《地球科学导论》,刘本培、蔡运龙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

3、《水文学》,管华等,科学出版社,2010

4、《土壤学》,黄昌勇等主编,中国农业出版社,2010

5、《综合自然地理学》(第三版),刘南威主编,科学出版社,2009

上一条:8-综合自然地理 下一条:6-土壤

关闭

 


安徽理工大学 版权所有 Copyright@2009 All Rights Reserved 地址:安徽省淮南市山南新区泰丰大街168号 电话:0554-6690420 邮政编码:232001
您是本站第 个访问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