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详情

当前位置: 首页>>课程资源>>教学设计>>正文

4-水文

  点击:[]

《自然地理学》教案设计十二(2学时)

第四章第一节地球水循环与水量平衡

一、教学内容

1. 水量平衡的概念

2. 水量平衡的机理

二、教学目的和要求

1.知识目标

要求学生了解地球上水的性质及分布特征要求学生掌握水循环的过程、全球水量平衡的特征及地理意义。

2.能力目标

要求学生对水量平衡有着基本的知识框架。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

1.教学重点

水量平衡的机理

2.教学难点

水量平衡的机理

四、教学方法

课堂讨论、多媒体教学、当堂测验

五、教学过程

水是地理环境中分布最广泛、最重要的物质之一。作为自然地理环境组成要素,积极渗透到各个全层当中,正是因为水的存在,使得地球变得丰富多彩,生机盎然。

天然水具有固、液、气三种形态,并可以相互转化,是一种很好的溶剂。

水对地表形态存在重要的塑造作用,形成多种多样的流水地貌。

水是人类生活生产中重要的资源。工业、农业、旅游业

一、地球上的水资源

水资源是指地球上可供人类利用的各种水。在地球上各种水体中,人类所能利用的水资源主要指地表和地下的淡水资源。而河川径流量是衡量一个区域水资源多寡的重要标志。且水资源时空分布不均。

二、水分循环

(一)水循环

1. 概念

2. 类型:地球上的水循环,根据其路径和规模的不同,可分为大循环和小循环。

3. 水循环的作用与效应

水文循环与地球圈层构造

水循环与全球气候

水循环与地貌形态及地壳运动

水循环与生态平衡

水循环与水资源开发利用

三、数量平衡

1. 概念

2. 全球水量平衡

如果从全球海洋和陆地分别计算其水量平衡,综合可得到:

从式中可以看到,海洋和陆地的多年平均蒸发量等于海洋和陆地的多年平均降水量,使地球总水量无明显的增减现象。

3. 水量平衡的区域差异

12-2 全球降水与蒸发的纬度变化

思考题:�

1用水量平衡方程式分析黄河断流的影响因子。

2能否依赖水量平衡方程式阐明某地增加可利用水量的具体措施

六、教学反思

  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学生是学习的主体,他们总会有“创新的火花”在闪烁,教师应当充分肯定学生在课堂上提出的一些独到的见解,这样不仅使学生的好方法、好思路得以推广,而且对他们也是一种赞赏和激励。同时,这些难能可贵的见解也是对课堂教学的补充与完善,可拓宽教师的教学思路,提高教学水平。因此,将其记录下来,可以作为以后丰富教学的材料养分。

七、参考资料

教本:自然地理学(第四版),伍光和等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

参考书目:

1、《自然地理学》(第二版),刘南威主编,科学出版社,2007

2、《地球科学导论》,刘本培、蔡运龙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

3、《气象学与气候学》(第三版),周淑贞等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

4、《水文学》,管华等,科学出版社,2010


 

《自然地理学》教案设计十三(2学时)

第四章第二节海洋、第三节海水的运动

一、教学内容

1. 海洋的定义、分区及其性质

2. 潮汐与潮流的概念及其性质

3. 波浪的概念及其性质

4. 洋流的概念及其性质

二、教学目的和要求

1.知识目标

要求学生了解海洋的起源、海水成分特征等方面的知识要求学生掌握海水运动的类型、特征及其地理意义。

2.能力目标

要求学生对有关海洋的基本知识点进行了解和掌握,在课余时间进行深入的学习和了解,以增加自身的专业知识素养,提高创新能力。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

1.教学重点

海水的运动的类型、特征及其地理意义

2.教学难点

海水运动的特征

四、教学方法

当堂测验、教师讲授、提问式教学

五、教学过程

一、海及其分类

1. 定义:大洋的边缘因为接近或伸入陆地而或多或少与 大洋主体相分离的部分称为海。海是洋的组成部分。据国际水道测量局统计,各大洋共有海54个。

2. 海的分类:

1)内海、(2)边缘海、(3)外海、(4岛间海。

二、海水的组成

13-1 海水组成的恒定性


三大洋平均盐度(35‰

红海盐度(35‰

波罗的海盐度(35‰

Cl-

55. 3

55. 6

50.0

Na+

30.6

30.8

30.5

SO42+

7. 7

7. 6

8. 0

Mg2+

3. 7

3. 9

3. 5

Ca2+

1. 2

0.9

1. 7

K+

1. 1

1. 0

1. 0

CO32-

0.2

0.1

0.2

Br-

0.2

0.1

0.1

、海水的温度、密度和透明度

(一)海水的温度

(二)密度

ρ0=ρ-1×1000

条件密度——正常大气压下,大洋表面测得的海水密度。

现场密度——在大洋表面以下某一深度处测得的海水密度。

水平分布:

赤道地区终年高位高湿,盐度低,密度最小。

副热带地区盐度高,温度也高,海水密度并不大。

极地地区温度低,盐度高,密度最大。

垂直分布:

海水密度随深度增大而增大,由于海水压力增大的原因,但200米以下垂直变化变小。

(三)颜色与透明度

(四)海冰

四、潮汐与潮流

(一)相关概念

(二)引潮力

(三)潮汐的类型

半日潮、全日潮、混合潮

(四)潮流

指海水在天体引潮力作用下所形成的周期性水平运动。随涨潮而产生的潮流叫涨潮流,随落潮而产生的潮流叫落潮流。

潮流分为回转流和往复流两种。

(一)波浪及其类型

1. 定义:海洋中的波浪是指海水质点以其原有平衡位置 为中心,在垂直方向上作周期性圆周运动的现象。波浪包 括波峰、波谷、波长、波高四个要素。

2. 分类:

A.按照其成因:风浪、海啸、潮波、气压波、船行波

B.按照波长和水深的相对关系:深水波(短波)、浅水波(长波)、非常浅水波

C. 按照作用力情况:强制波、自由波(余波)

(二)深水波的运动

表层运动

随深度变化

(三)浅水波的运动

浅水波的运动是变速椭圆运动,轨道是椭圆形。从海面向下,水质点的轨道半径不仅减小,而且轨道随深度增加会越来越扁,到极限时,水质点将作平行海底的运动。

(四)波浪的折射

六、洋流

海水沿着一定的方向有规律的大规模的水平流动,就是洋流。

(一)洋流的成因和分类

按照成因:摩擦流、重力、气压梯度流和潮流。

按照热力:暖流和寒流

作业:

1. 海水运动对称地球环境有何贡献。

2. 试述海平面变化的原因机制和百年来海平面变化的动态和趁势。

六、教学反思

课堂教学中,随着教学内容的展开,师生的思维发展及情感交流的融洽,往往会因为一些偶发事件而产生瞬间灵感,这些“智慧的火花”常常是不由自主、突然而至,若不及时利用课后反思去捕捉,便会因时过境迁而烟消云散,令人遗憾不已。

七、参考资料

教本:自然地理学(第四版),伍光和等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

参考书目:

1、《自然地理学》(第二版),刘南威主编,科学出版社,2007

2、《地球科学导论》,刘本培、蔡运龙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

3、《地质学基础》(第四版),宋春青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

4、《地貌学》,严钦尚等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

5、《水文学》,管华等,科学出版社,2010


《自然地理学》教案设计十四(2学时)

第四章第六节河流、第七节湖泊

一、教学内容

1. 河流的概念及其性质

2. 湖泊的概念及其性质

二、教学目的和要求

1.知识目标

要求学生了解河流与湖泊的基本知识要求学生了解河流、湖泊沉积物的地理环境意义。

2.能力目标

要求学生掌握河流和胡波的基本知识点,在日常生活中加以留意和研究,培养自身对其的兴趣爱好。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

1.教学重点

河流与湖泊的概念及性质

2.教学难点

河流与湖泊的概念及性质

四、教学方法

课堂讨论、多媒体教学、教师讲授、提问式教学

五、教学过程

一、相关概念

(一)河流

陆地表面集水的线状洼地。由降水或地下水涌出地表在自身重力作用下经常或周期性地沿流水自身造成的洼地流动。

(二)内陆河和外流河

内陆河主要分布在大陆内部干旱地区,流线短,水系不发达,水量少,常在降水后集水成河,间歇性强,在流动过程中大量蒸发,最终湮没在沙漠或流入内陆湖泊。新疆孔雀河、塔里木河就是典型的内陆河。

外流河流线长,水系发达,水量丰沛,汇集大量的支流,最终流入海洋。世界上大多数河流都属于外流河。

(三)河流的分段

河源是河流最初有水的地方,此也是全流域海拔最高的地方,水流平缓,常为涓涓细流,常以“河源唯远”和“水量最丰”的原则确定河源。

河口是河流的最终归宿。

上游一般坡度、流速大,多激流瀑布,水力资源丰富,河流以下蚀切割为主。

中游由于支流汇入,水量逐渐增大,坡度平缓,下蚀减弱而侧蚀增强,河谷开阔,淤积作用增强。

下游下游河谷宽广,河道弯曲,河水流速小而流量大,淤积作用显著,到处可见浅滩和沙洲。

(四)水系

河流沿途接纳很多支流,并形成复杂的干支流网络系统,这就是水系。根据支流汇入干流的关系,可分第一级支流、第二级支流。一般来讲干流是水系内长度最长、水量最大的河流。但也并非完全如此,例如:喀马河是伏尔加河的支流,但长度比伏尔加河长;大渡河是岷江的支流,但其水量比岷江丰富。

1. 河网密度——单位流域面积内干支流的总长度。是地面结构具体状况的表现,反映地表自然状况的相互作用。

2. 弯曲系数——河流的实际长度与该河段直线长度的比值。

3. 水系类型——水系形式是一定的岩层构造、沉积物性质和新构造应力场的反映。

树枝状水系——是水系中最普遍的一种类型,一般发育在抗侵蚀能力比较一致的沉积岩或变质岩区, 如西江上游接纳柳江、郁江、桂江等。

格状水系经常出现在岩层软硬相间、地下水源比较丰富的平行褶皱构造区,如闽江。

方形水系则往往和巨大的断裂构造相联系。

(五)流域

每一条河流和每一个水系都从一定的陆地面积上获得补给,这部分陆地面积便是河流和水系的流域。实际上,它也就是河流和水系在地面的集水区。

1. 分水岭和分水线

分水岭是划分相邻水系的山岭或高地。分水岭的最高点的连线为分水线。如秦岭是长 江和黄河的分水岭,黄河(郑州以东)河床因淤积成为海河与淮河的分水岭。

2. 流域特征

流域面积:它不仅决定河流水量大小,而且直接影响径流形成过程。在其他因素相同的情况下,流域面积愈大,流量愈大。对某以河流而言,流域面积小的河流,暴雨往往影响整个流域,造成河水猛涨;流域面积大的河流,暴雨只影响某个区域,其他区域就可以调节径流,因而洪水就比较平缓。

流域形状:圆形或卵形流域,降水最容易向干流集中,从而引起巨大的洪峰;狭长形流域,洪水宣泄比较均匀,因而洪峰不集中。流域的高度主要影响降水形式和流域内的气温,而降水形式和气温又影响到流域的水量变化。流域方向或干流方向对冰雪消融时间有一定的影响。如流域向南,降雪可能较快消融,形成径流或渗入土壤;流域向北,则冬季降雪往往迟至次年春季才开始融化。

(六)河流断面

1. 河流的纵断面——河流从河源到河口的河底或水面高程沿河长的变化。其特征可用河流落差和比降表示。

河源与河口的高度差,就是河流的总落差。某一河段两端的高度差,则是这一河段的落差。单位河长的落差,叫做河流的比降

河流纵断面分为四种类型:全流域比降接近一致的,为直线形纵断面;河源比降大,而向下游递减的,为平滑下凹形纵断面;比降上游小而下游大的,为下落形纵断面;各段比降变化无规律的,可形成折线形纵断面。

2. 河流横断面——指垂直主流方向的河底线与水面所包围的面积。最大洪水时的水面线与河底线包围的面积称为河流的大断面。任意时刻的横断面称为过水断面。

湿周——过水断面的河底曲线, 水力半径——过水断面面积与湿周之比

二、水情要素

(一)水位 河流中某一标准基面或测站基面上的水面高程,叫做水位。

1. 绝对基面:一般以多年平均海平面为绝对基面,以前不统一,1956年后以青岛附近的黄海海平面为基准。为了各自方便,各水文站常以历年最低水位以下05~1. 0米为基点。

2. 水位变化因素:水量增减、河槽冲积、潮汐、水草和冰情等。

3. 水位日变化:冰雪融水补给河流和感潮河流。水位年变化——降水补给河流。

4. 水位过程曲线:是某一河段水位随时间变化的曲线。横坐标表时间,纵坐标表水位。水位历时曲线——将一年内日平均水位按大小顺序排列或分组,统计各组出现的天数,绘制成图,表示等于或大于某一水位在年内持续的时间。

(二)流速

流速受水流的运动状态影响。

1.  水流运动的状态——层流、紊流、涡流

层流常在薄层水流中或当水流运动速度极为平缓时出现,水的任一质点不与其他质点混合,每个质点平行运动,流线彼此不相混杂,如潜流。

紊流常出现在流速较大的情况下,水质点的运动速度和方向显著变化,质点既有上下运动、也有前后运动,流速变化呈跳动状态,称为水流的脉动现象。如大多数河流。

水质点的脉动现象常使许多水质点聚合成大小不一的水团,并做旋转运动,也称涡流。

2.  流速:指水质点在单位时间内移动的距离。

3. 流速在河道中的分布

在正常情况下,河底因摩擦阻碍,流速最小,从河底向上流速逐渐增大,一般在水面以下大约1/3水深处达到最大,然后向上因空气摩擦减小,平均流速在水面下0.6h处。

顺风情况下,最大流速一般在水面;逆风情况下,上层流速减小,甚至为负数,最大流速往往在下层上部。

当水面冰封时,最大流速一般在中层0.6h处;河底有障碍物时,最大流速也可在表面。

流速在水平方向上的分布规律常用等流速线表示,畅流期:河流中央水深最大处的流速最大,从河心向两岸及河底减小。在冰封期:最大流速出现在河流最深处的中央部分。

(三)流量

1. 在单位时间通过河流某一过水断面上的水量,Q=Av

2. 流量过程线:流量随时间变化曲线。可用流量过程线与坐标轴包围的面积表示该时段内径流的总量。

3.  水位-流量过程曲线

测量流量是比较复杂的,但水位观测是比较简单的。而水位和流量关系密切,流量的变化将引起流水蚀积过程和水流的其他特征值的变化,水位高,流量大,水位低,流量小,流量和水位之间有着内在联系。因此,可以建立水位和流量关系曲线,根据水位推测水量。

三、河流补给

补给河流的水源,不同地区的河流不同,即使同一河流在不同地段、不同季节补给方式也不同。河流的补给主要取决于流域的气候条件。

(一)雨水补给

是河流最重要的一种补给方式,也是地球上大多数河流水量的主要来源。在季风区,降水集中在夏、秋季节,期间水量最大。如我国河流,夏秋季节水量占全年70%以上。在地中海地区降水集中在冬季,期间水量最大。

特点:补给过程迅速而集中,流量过程线常与降雨过程线相一致;由于降水年内分配不均,导致流量过程年内分配不均;降水年际变化大,导致河川径流洪枯悬殊。

(二)冰雪融水补给

冰雪融水补给又分积雪融水补给和冰川融水补给。

积雪融水补给主要分布在温带、寒带地区,流域积雪在来年春暖融化补给河流,形成春汛。与降水补给相比,过程平缓,具有明显日变化。冰川融水补给主要分布于高山地区及河流的上游,夏季补给量大,具有明显的日变化和年变化,年际变化小。

(三)地下水补给

湿润地区冬季河流主要靠地下水补给,干燥地区和岩溶地区河流地下水补给作用更大。一般河流切割愈深,地下水补给愈大。深层地下水补给还会使河水矿化度增大。

(四)湖泊和沼泽补给

湖泊、沼泽水补给量的大小和变化,取决于湖泊和沼泽对水量的调节作用。湖泊面积愈大,水量愈多,调节作用就愈显著。一般说来,湖泊沼泽补给的河流,水量变化缓慢而且稳定。

四、河川径流

(一)径流的形成和集流过程

径流的形成是一个连续的过程,但可以划分为几个特征阶段:

1. 停蓄阶段 降水落在流域内,一部分被植物截留,另一部分被土壤吸收,然后经过下渗,进入土壤和岩石孔隙中,形成地下水。降水量超过上述消耗而有余时,便在一些分散洼地停蓄起来,这种现象叫做填洼。所以降水初期不能立即产生径流。停蓄于洼地的水也不能立即变为径流,所以这个阶段叫做停蓄阶段。对于径流形成而言,停蓄阶段是一个耗损过程;但是,从增加雨水对地下水的补给和减少水土流失来说,这个阶段是具有重要意义的。

2. 漫流阶段 植物截留和填洼都已达到饱和,降水量超过下渗量时,地面便开始出现沿天然坡向流动的细小水流,即坡面漫流。坡面漫流逐渐扩大范围,并分别流向不同的河槽里,叫漫流阶段。土壤、岩石的下渗强度,从一开始下渗就逐渐减弱,一定时间后成为稳定值,这个稳定值称为稳渗率。漫流阶段的产流强度,决定于降水强度和土壤稳渗率之差。坡面漫流时地表径流向河槽汇集的中间环节,分为:片流、沟流和壤中流三种形式。其中,沟流是主要形式。

3. 河槽集流阶段 坡面漫流的水进入河道口,沿河网向下游游动,使河流流量增加,叫做河槽集流。河槽集流阶段,大部分河水流出河口外,只有小部分渗过河谷堆积物补给地下水,待洪水消退后,地下水又反过来补给河流。河槽集流过程在降水停止后还将继续很长时间。这个阶段包括雨水由坡面进入河网,最后流出出口断面的整个过程,它是径流形成的最终环节。

上述三个阶段是指长时间连续降水下发生的典型模式。实际上由于每次降水的强度和持续时间不同,各流域自然条件也不一样,所以,无论是不同流域,或是同一流域在不同降水过程中的径流形成,都可能有不同程度的差别。

(二)径流计量单位

1. 流量Q 在单位时间内通过河道过水断面的水量,称为流量(m3/s)。其式为

Q=Av

式中,A为过水断面面积;v为水流的平均流速。

2. 径流总量W在一特定时段内流过河流测流断面的总水量,称为径流总量(m3km3),例如年径流总量。计算径流总量的公式为

W=QT

式中,T为时间(秒);Q为时段平均流量。

3. 径流模数M 单位时间单位面积上产出的水量,称为径流模数(m3/s·km2l/s·km2)。径流模数与流量之间的关系的公式为

式中,F为流域面积(km2)。

当流量单位由m3化为升时,应乘以1000。在所有计算径流的常用量中,径流模数最能说明与自然地理条件相联系的径流的特征。通常用径流模数来比较不同流域的单位面积产水量。

4. 径流深度y 研究河流径流时,需要把径流量与降水量进行比较。降水量是用毫米为单位的,径流量也须用毫米为单位。流域面积除该流域一年的径流总量,即得到径流深度

5. 径流变率(模比系数K)任何时段的径流值M1Q1y1等,与同时段多年平均值M0Q0y0之比,称为径流变率或模比系数

6. 径流系数α 一定时期的径流深度y与同期降水量x之比,称为径流系数

径流系数常用百分数表示。降水量大部分形成径流则α值大,降水量大部分消耗于蒸发和下渗,则α值小。

(三)径流的变化

1. 年内变化

随着气候条件的周期性变化,一年中河流补给状况、水位、流量等也相应发生变化。根据一年内河流水情的变化特征,可以分为若干个水情特征时期,如汛期、平水期、枯水期或冰冻期。

河流处于高水位的时期称为汛期。夏汛期径流量大,洪峰起伏变化急剧,是全年最重要的水情阶段。春季积雪融化形成的河流高水位,叫做春汛。华北、东北的河流都有春汛,但水量比夏汛小,历时也不长。

枯水期是河流处于低水位的时期。这段时间河水主要依靠地下水补给,流量和水位变化很小,如果此时河流封冻,又可称冰冻期。

平水期是河流处于中常水位的时期。洪水过后,退水比涨水慢,所以从汛期到枯水期之间有一段过渡时期,水位处于中常状况。我国河流平水期大多数出现在秋季,时间不长。

2. 年际变化

径流量的年际变化往往是由降水量的年际变化引起的。通常以径流的离差系数来表示年径流的变化程度。我国中等河流的离差系数,长 江以南一般在0.30以下,长 江下游及黄河中游各河流和东北山区河流为0.40,淮河为0.60,海河为0.70。这种大致从南向北增长的趋势,与我国降水量变率的分布趋势基本一致。

(四)特征径流

1. 洪水 河流的水位达到某一高度,致使沿岸城市、村庄、建筑物、农田受到威胁的水位,称为洪水位。连续的强烈降水是造成洪水的主要原因,积雪融化也可以造成洪水。

洪水按来源可分为上游演进洪水和当地洪水两类。上游径流量显著增加,洪水自上而下沿河推进,就形成上游演进洪水。当地洪水则是由所处河段的地面径流直接形成的。

洪水的传播速度与河道形状有关,河道整齐的传播快,不规则的传播慢。若河流流经湖泊或泛出河道,则洪水传播速度更慢。洪水期间,在没有大支流加入的河段中,同一断面上总是首先出现最大比降,接着出现最大流速,然后是最大流量,最后是最高水位。

2. 枯水 一年内没有洪水时期的径流,称为枯水径流。枯水期间,径流呈递减现象,可能出现一年中最小的流量。枯水径流主要来源于流域的地下蓄水量。流域的地质和水文地质条件,最大程度地影响着地下水的储量及所补给河流的特性。河槽下切深度和河网密度,决定着截获地下水补给的水量大小,湖泊、沼泽、森林以及水库的调节作用都能增加枯水径流。我国大多数河流的枯水径流出现在10月至次年3—4月。

五、河流与地理环境的相互影响

1)环境对河流的影响

河流是所在流域内自然地理总背景下的产物。河水是以不同形态和经过不同转化途径的降水为补给来源的。显然,只有进入河床的水量足以保持经常流动,即在足以补偿蒸发和渗漏所造成的损耗时,才能够形成河流。湿润地区河网密集,径流充沛而干燥地区河网稀疏径流贫乏,说明河流的地理分布受着气候的严格控制。实际上,河流的水文特征,包括水源的补给形式及其比例,水位、流量及其季节变化,结冰与否及结冰期长短,等等,无一不受气候条件制约。例如,降水量多寡决定着径流补给来源的丰缺,蒸发量大小反映着径流损耗的多少,降水的时空分布、降水强度、降水中心位置及其移动方向影响着径流过程和洪峰流量,气温、风和饱和差也因对降水、蒸发有影响而对径流间接起作用。因此可以说,河流是气候的镜子。

除气候条件外,其他自然地理要素也对径流发生影响。如流域海拔高度、坡度和切割密度直接影响着径流汇聚条件;地表物质组成决定着径流下渗状况;植被则通过对降水的截留影响径流;等等。

2)河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1. 河流是地球水分循环的一个重要的、不可缺少的环节。

2. 热量和矿物质也随水分一起输送。

3. 河流既是山地景观的创造者,又是大小冲积平原的奠基者,还是内陆和海洋盆地中盐类的积累者。

4. 荒漠地区绝大多数绿洲的形成与河流有密切的联系。

5. 河流对于人类社会的发展也具有重要意义。它在交通运输、灌溉、发电和水产事业等方面都为人类带来了重要财富。

六、湖泊

(一)湖泊的成因和类型

1. 定义

地面洼地积水形成较为宽广的水域称为湖泊。湖盆是形成湖泊的必要条件,水则是形成湖泊不可或缺的物质基础。

2. 湖泊的分类

1)按照湖水来源,海迹湖、陆面湖;

2)依据湖水与径流的关系,内陆湖、外流湖;

3)根据湖水的矿化程度,淡水湖、咸水湖;

4)按湖水温度状况,热带湖、温带湖、极地湖;

5)以湖水存在时间久暂,间歇湖、常年湖。

6)按照湖盆内力成因,构造湖、火口湖、堰塞湖

7)按照湖外力成因,河成湖、海成湖、冰成湖、风成湖

(二)湖水的性质

1. 颜色与透明度

湖水一般呈浅蓝、青蓝、黄绿或黄褐色,湖水对太阳光吸收和散射的结果。与湖水成分有很大关系,纯净湖水多呈现蓝色或浅蓝色;当悬浮物增多时,湖水呈蓝绿色或绿色,甚至黄色;水中含较多腐殖质时,呈褐色或铁锈色。湖水透明度与太阳光线,湖水含沙量、温度及浮游生物都有关系。

2. 温度

湖水温度取决于湖水能量收支状况,但受淡水最大密度影响。

热带湖水温常年在4℃以上,故温度分布始终为正列状态。温带湖随季节不同而分别出现逆列、正列、等温状态。高山和极地湖泊的水温常年低于4℃,多为逆列状态。

3. 化学成分

湖水的化学成分大致相同,但化学元素及其变化,却可以因时因地而有较大差异。

(三)湖泊水文特征

1. 湖水的运动

1)定振波:全部湖水围绕着某一个或几个重心而摆动的现象,称为定振波。定振波和暴风雨的关系最密切。定振波的摆动现象比较复杂,通常分为:单定振波和双定震波。

2)湖流

a.有河流注入的河流,湖水可产生单向缓慢流动;

b.风的作用可使湖水随湖面风向运动,如果风向稳定,则可形成闭合垂直环流;定振波也可造成湖流;水温变化造成湖水的垂直循环,也可造成湖流。

六、教学反思

课堂教学中,随着教学内容的展开,师生的思维发展及情感交流的融洽,往往会因为一些偶发事件而产生瞬间灵感,这些“智慧的火花”常常是不由自主、突然而至,若不及时利用课后反思去捕捉,便会因时过境迁而烟消云散,令人遗憾不已。

七、参考资料

教本:自然地理学(第四版),伍光和等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

参考书目:

1、《自然地理学》(第二版),刘南威主编,科学出版社,2007

2、《地球科学导论》,刘本培、蔡运龙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

3、《地质学基础》(第四版),宋春青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

4、《地貌学》,严钦尚等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

5、《水文学》,管华等,科学出版社,2010

 

上一条:5-地貌 下一条:3-大气与气候

关闭

 


安徽理工大学 版权所有 Copyright@2009 All Rights Reserved 地址:安徽省淮南市山南新区泰丰大街168号 电话:0554-6690420 邮政编码:232001
您是本站第 个访问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