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详情

当前位置: 首页>>课程资源>>教学设计>>正文

5-地貌

  点击:[]

《自然地理学》教案设计十五(2学时)

第五章第一节地貌成因与地貌类型

一、 教学内容

1. 地貌发育与岩石、大气、水等地理要素的作用关系

2. 基本的地貌类型有哪些

3. 地貌在地理环境中的作用

二、教学目的和要求

1.知识目标

要求学生掌握地貌的成因类型要求学生掌握地貌的地理环境意义。

2.能力目标

要求学生掌握本章节的基础知识点,根据自身的兴趣爱好加以研究,培养自己的创新能力。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

1.教学重点

地貌发育与岩石、大气、水等地理要素的作用关系

2.教学难点

地貌发育与岩石的作用关系

四、教学方法

课堂讨论、教师讲授、提问式教学

五、教学过程

地貌或称地形,指地球硬表面由地貌内外动力相互作用塑造而成的多种多样的外貌或形态。

地貌动力(营力),分为内动力与外动力

内动力:指地球内能所产生的作用力,主要表现为地壳运动、岩浆活动与地震。

外动力:指太阳辐射能通过大气、水和生物作用并以风化作用、流水作用、冰川作用、风力作用、波浪作用等形式表现的力。

、地貌成因

(一)构造运动与地貌发育

构造运动造成地球表面的巨大起伏,因而成为形成地表宏观地貌特征的决定性因素。

在外力作用下不断风化、破坏,形成新的外力地貌。桌状台地、方山、单面山、猪背岭等。

(二) 地貌形成的气候因素

气候水热组合状况不同导致外动力性质,强度和组合状况发生差异,最终将形成不同的地貌类型及地貌组合。

1. 高纬和高山寒冷气候条件下,冰川冰缘作用是主要外动力,冰川和冻土地貌。

2. 温湿气候条件地表径流丰富,流水作用是主导外动力,各种流水地貌类型普遍发育。

3. 干旱气候条件下,风与间歇性洪流成为主要外动力,风沙地貌和黄土地貌。

4. 山地气候与地貌均因高度而异。

5. 同一地区气候变迁和外动力组合发生变化可以出现不同类型气候地貌叠置的现象。

(三)岩性对地貌形成的影响

各种岩石因其矿物成分、硬度、胶结程度、水理性质、结构与产状不同,抗风化和抗外力剥蚀的能力常表现出很大的差别,形成的地貌类型或地貌轮廓往往很不相同。

(四)人类活动对地貌的影响

1.  通过改变地貌发育条件加速或延缓某种地貌过程,例如破坏植被加速地表侵蚀;

2.  直接干预地貌过程,甚至改变地貌发育方向,如修建梯田或水平沟使原本平滑的山坡转而具有阶状结构。

、基本地貌类型

基本地貌类型可以分为:山地、平原

(一)山地

山地是山岭,山间谷地和山间盆地的总称。

1)山地的要素:山顶、山坡、山麓

2)山地地貌

极高山 >5000m

高山 3500~5000m

依高度分 中山 1000~3500m

低山 <1000m

 

(二)平原

平原是一种广阔、平坦、地势起伏很小的地貌形态类型。据海拔高度,可以分为低平原(<200m)和高平原(高原)。

当平原四周被山地环绕时,平原及面向平 原的山坡共同组成一种新的地貌类型-盆地。

海拔 低平原:地势低而平缓,地割程度和地割密度小

高度 高平原:地势较高,地割相对强烈

平坦平原

倾斜平原

凹形平原

 起伏平原

 

熔岩平原

喀斯特平原

冲积平原

海成平原

 

三、地貌在地理环境中的作用

作为活跃的地理环境组成要素之一,地貌 对其它要素与地理环境整体特征有着广泛而深刻的影响,主要表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一)导致地表热量的重新分配和温度分布 状况复杂化;

地貌温度分异:

l 山地阳坡与阴坡温度不同

l 高原与平原温度不同,表现出偏向极地的特点

l 迎风与背风坡温度差异

l 山地与高原形成“冷岛”,山谷、盆地形成“热岛”

(二) 改变降水量分布格局;

山地迎风坡湿润气候上升凝结使降水集中于迎风坡,背风坡则成为雨影响区。

山地总降水量在一定范围内高于附近 平原,导致山地成为湿润多雨中心和半干旱的“湿岛”而盆地则成为“干岛”。如喜马拉雅山、天山与祁连山则是干旱区内湿岛的典型,吐鲁番盆地可代表河谷的“干岛”。

地貌对热量和降水的影响,导致自然景观的重大变化。

(三)地貌对生物界的影响;

(四)地貌对自然界地域分异的影响;

(五)地貌对土地类型分化的影响。

作业:

1. 地貌发育的本质是什么􀇢

六、教学反思

  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学生是学习的主体,他们总会有“创新的火花”在闪烁,教师应当充分肯定学生在课堂上提出的一些独到的见解,这样不仅使学生的好方法、好思路得以推广,而且对他们也是一种赞赏和激励。同时,这些难能可贵的见解也是对课堂教学的补充与完善,可拓宽教师的教学思路,提高教学水平。因此,将其记录下来,可以作为以后丰富教学的材料养分。

七、参考资料

教本:自然地理学(第四版),伍光和等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

参考书目:

1、《自然地理学》(第二版),刘南威主编,科学出版社,2007

2、《地球科学导论》,刘本培、蔡运龙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

3、《地质学基础》(第四版),宋春青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

4、《气象学与气候学》(第三版),周淑贞等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

5、《地貌学》,严钦尚等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

6、《水文学》,管华等,科学出版社,2010


 

《自然地理学》教案设计十六(2学时)

第五章第二节风化作用与块体运动

一、教学内容

1. 块体运动与重力地貌的类型及其各自的性质

2. 风化作用的类型以及风化壳的形成过程

二、教学目的和要求

1.知识目标

要求学生掌握风化作用的类型及其与地貌发育的关系要求学生掌握岩石地貌的特征及其地理意义。

2.能力目标

要求学生对本节课的基础框架进行牢记,提高专业素养与专业知识能力。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

1.教学重点

风化作用与地貌发育的关系

2.教学难点

风化壳的性质及其发育过程

四、教学方法

课堂讨论、多媒体教学

五、教学过程

一、风化作用

风化作用(风化过程):地表岩石与矿物在太阳辐射、大气、水和生物参与下理化性质发生变化,颗粒细化,矿物成分改变,从而形成新物质的过程。

(一)风化作用的类型

1. 物理风化:又称机械风化或崩解,它是一个岩石由整体破裂为碎屑,裂隙、空隙和比面积增加、物理性质发生显著变化而化学性质不变的过程。

剥离——深部岩体随地面覆盖部分的剥离,岩石原来承受的负荷压力开始解除,引起反弹效应,产生在岩体表层大致与地面平行的裂隙,称御荷裂隙。造成这种岩层分离现象叫剥离作用。

块状崩解——岩石是热的不良导体,由于太阳辐射昼夜变化,岩石内卫受热、冷却不均,会使岩石产生内外膨胀或收缩的压力差,久而久之会使岩体产生裂隙使岩石成层剥落,称为块状崩解。

撑胀——岩石裂隙中的水结成冰将会产生很大的冻胀力,当它超过了岩石抵抗破坏的强度时,可使岩体劈裂成石块,这种现象叫冰劈作用或称冻融风化。生物的机械破坏作用也广为存在,如植物的根对岩石的穿透、挤压,动物对岩石的穿孔和搬移等。此外,如裂隙中盐类溶液因蒸发而结晶也可使地表岩层发生不同程度的直接或间接的机械破坏作用

2. 化学风化:是指岩石在大气,水与生物作用下发生分解进而形成化学组成与性质不同

的新物质的过程。气候对化学风化的影响主要是温度和湿度的影响,岩石矿物成分也是影响化学变化的重要因素。

3. 生物在化学风化中的作用

生物在化学风化中起着重要的作用。例如植物光合作用产生氧,动植物呼吸作用释放

二氧化碳,为化学风化提供了反应剂。

(二)风化壳

风化产物:风化作用的残留矿物、次生矿物及可溶性物质统称风化产物。风化产物是土壤形成的物质基础,某些风化产物还可形成风化矿床。

风化残积物:化学性质稳定未经负化的物质:自然元素、氧化物、硅酸盐等构成

次生矿物:粘土矿物及Fe-Al含水氧化物、高岭土、蒙脱石、水云母

可溶性物质

风化壳:风化产物虽经风化与剥蚀而依然残留原地覆盖于母岩表面者,就是风化壳(残积物)。 是土壤发育的母质和物质基础。

1. 两个基本条件:

有利于风化作用持续进行的条件

有利于风化产物残留的条件

2. 风化壳的基本特征

1)风化壳空间上分布呈不连续性,厚度差异也很大,厚者可达100~200m,薄者不足1m

2)组成物质以粘土和碎屑为主,也可包括少量残存液体;

3 结构疏松,表层分散性强,分解程度高粒径细,中下层相反,但不具有类似沉积岩的层理;

4)发育和保存均较好的风化壳,可以划分强度风化,中度风化和微风化三个层带。

3. 风化壳的发育过程

1)物理风化的阶段 (碎屑型风化壳)

2)化学风化的早期阶段(硅铝硫酸盐或碳酸盐型风化壳)

3 化学风化的中期阶段(粘土型风化壳)

4)化学风化的晚期阶段(铁铝型风化壳)

4. 风化壳基本类型及其分布

1 热带,亚热带地区--富铝型酸性和硅铝铁酸性风化壳(高度化学风化)

2)温带森林带--硅铝粘土型弱酸性风化壳(中度化学风化)

3)半湿润半干旱森林草原--碳酸盐型中性至微碱性风化壳(轻中度化学风化)

4)干旱区--碱性风化壳(以物理风化为主,化学风化很弱)

5)高寒区与极旱荒漠区--残积粗岩屑型风化壳(物理风化占统治地位)

二、块体运动与重力地貌

块体运动:岩体和土体在重力作用及地表水地下水影响下沿坡向下运动称为块体运动。可分为崩落、滑落和蠕动三类。

(一)崩落与崩塌地貌

定义:陡坡上的岩体与土体在重力作用下突然快速下移,称为崩落或崩塌。

崩落形成两种地貌:

A. 崩塌崖壁(山坡上部) B.岩堆(又称倒石堆)(坡麓)

 

(二)滑落与滑坡地貌

1. 定义

由岩石,土体或碎屑堆积物构成的山坡体在重力作用下沿软弱面发生整体滑落的过程称为滑坡。

2. 发生条件:滑坡只有在由重力引起的下滑力超过软弱面的抗滑力时才发生。

3. 发生因素:内在因素和诱发因素

1)内在因素包括 地层岩性,地质构造,坡体结构和有效临空面等。

2)诱发因素包括 降水强度、地下水、地震、地表径流对坡麓的冲淘、坡面加积作用,以及人为的在坡地上蓄水灌溉、建房筑路时破坏坡地稳定性等。

16-1 滑坡

(三)蠕动

定义:坡面岩屑、土屑在重力作用下以极缓慢的速度移动的现象称为蠕动。15o30o的坡度最适宜发生蠕动。

作业:

1. 论述风化作用在岩石地貌、河流地貌、风蚀地貌、海岸地貌等地貌类型发育过程的作用。

六、教学反思

  将教学过程中达到预先设计的目的、引起教学共振效应的做法;课堂教学中临时应变得当的措施;层次清楚、条理分明的板书;某些教学思想方法的渗透与应用的过程;教育学、心理学中一些基本原理使用的感触;教学方法上的改革与创新等等,详细得当地记录下来,供以后教学时参考使用,并可在此基础上不断地改进、完善、推陈出新。

七、参考资料

教本:自然地理学(第四版),伍光和等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

参考书目:

1、《自然地理学》(第二版),刘南威主编,科学出版社,2007

2、《地球科学导论》,刘本培、蔡运龙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

3、《地质学基础》(第四版),宋春青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

4、《气象学与气候学》(第三版),周淑贞等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

5、《地貌学》,严钦尚等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

6、《水文学》,管华等,科学出版社,2010


《自然地理学》教案设计十七(2学时)

第五章第三节流水地貌、第四节喀斯特地貌

一、教学内容

1. 流水作用的类型及其性质

2. 坡面流水与沟谷流水地貌的类型

3. 沟谷水流地貌类型

4. 河流地貌类型及其各自性质

5. 岩溶作用的机理

6. 喀斯特地貌的形成过程

二、教学目的和要求

1.知识目标

要求学生掌握流水作用与地貌发育的关系求学生认识流水地貌、喀斯特地貌的基本特征求学生理解不同地貌类型与地理环境之间的关系。

2.能力目标

要求学生对本节课的水文地质的知识点进行认真学习并进行课后巩固,对溶洞的形成过程进行了解,提高自身的专业素养。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

1.教学重点

地貌类型与地理环境的关系

2.教学难点

地貌类型与地理环境的关系

四、教学方法

课堂讨论、多媒体教学

五、教学过程

一、流水作用

(一)地面流水类型:

按形式:面状和线状按

持续性:暂时性流水、持续性流水、面状水流、沟谷水流、河流。

(二)流水的作用

1、侵蚀作用

化学溶蚀——水对可溶性物质的溶解;

机械侵蚀——流水以其动能使物质脱离地面,进入水中。

片蚀(面蚀):面状水流对地表的侵蚀,坡面流水对地表的侵蚀比较均匀;

下蚀(下切、垂直侵蚀):线状水流对河谷或沟谷底部进行的侵蚀,结果使河谷(沟谷)

加深;下蚀在上游及山地区最强烈;侵蚀基准面是河流下蚀的底面。

侧蚀(旁蚀、侧向侵蚀):线状水流对河谷或沟谷两坡进行的侵蚀,结果使河谷(沟谷)拓宽;侧蚀主要发生在河(沟)床凹岸;

溯源侵蚀:线状水流向河谷或沟谷的源头进行的侵蚀,结果使河谷(沟谷)伸长;

2、搬运作用

搬运方式:推移、跃移、悬移、溶解质搬运。

3、堆积作用

由于流水搬运能力下降而造成泥沙堆积(原因包括:流速降低、流量减少、含沙量增加)。堆积作用具有分选作用。

坡面流水与沟谷流水地貌

(一)坡面流水地貌

1. 坡面流水对地表的侵蚀比较均匀。

2. 坡面侵蚀强度的影响因素:

首先是气候因素,降水量多有利于径流的形成,降水强度越大,搬运能力越强。在气温较差大的区域物理风化强烈地表物质疏松,易于被搬运。

其次是地形因素,一般坡度越大流速越快,冲刷能力越强,但当坡度大于40°以上时,搬运冲刷能力反而下降,因为单位面积售水量减少;但随着坡长的增大,水流挟带的泥沙量也随之增多,消耗的能量也多,这样又会减小水流的侵蚀坡长长度有利于增加水量,但同时也增加水流含沙量,当达到一定程度是也会降低其冲刷能。

另外,坡面组成物质、降水强度、降水持续时间、植被覆盖度等也影响坡面流水侵蚀强度。

3. 地貌类型——坡积裙:坡面侵蚀物质堆积于缓坡、洼地与坡麓,形成由亚粘土、沙粒和细岩屑组成的、分选差和磨圆度极低,仅粗具倾斜层理的坡积物。坡积物连片分布于坡麓形成类似展开的裙裾的地貌,就是坡积裙。

三、沟谷水流地貌

坡面细流最终将汇集为流路相对固定、侵蚀能力显著增强的沟谷水流,并形成沟谷地貌。较大的沟谷沟头有集水盆地,沟口常发育冲出锥。

冲出锥由间歇性洪流堆积物组成,呈半圆锥形,锥顶坡度略大,向下逐渐变缓,分选差,磨圆度低,面积通常不足1000m2

(三)泥石流

1.  定义

“泥石流是山区介于挟沙水流与滑坡之间的土(泛指固体松散物质)、水、气混合流。”吴积善并明确规定不包括挟沙流与滑坡在内。 这种表述方式既表明泥石流仅仅发生在山区,又强调了泥石流具有固体的结构性与水体的流动性。

2. 形成泥石流的条件:

1)固体松散物质储备丰富;

2)坡面坡度与沟谷纵比降较大;

3)可从高强度降水或冰雪融水获得充足的水源供给。

3. 泥石流的类型:稀性与粘性

1)稀性泥石流:水体体积比为0.10.5,容重1. 21. 8t/m3,具紊流性质,石块呈滚动或跃移形式运动。

2)粘性泥石流:土体含量约为0.550.78,容重1. 9t/m3,即使在缓坡上也不发生散流,前锋突起,动力强大,破坏性强。

4. 泥石流作用形成的地貌类型:泥石流沟谷和泥石流扇。

四、河流地貌

(一)河谷的发育

1. 定义:河谷是以河流作用为主与沟谷流水参与下形成的狭长形凹地。

 

17-1 河谷结构图

2. 河谷的组成

河谷通常由谷坡与谷底组成。除强烈下切的山区河谷外,谷坡上还常发育阶地。山地河流的谷底仅有河床,而平原、盆地河流谷底则发育河床和河漫滩。河流上游河谷较窄,比降大,中下游展宽,谷坡和缓,常有河漫滩和阶地。如下图:

3. 河谷的发育

河谷发育初期,横剖面呈V字型,底部全部为河流占据。其后,由于河流侧向侵蚀、堆积,在河谷中呈现一些小边滩。在横向环流作用下凹岸被侵蚀,凸岸发生堆积,曲流发展,河谷加宽,边滩不断加高,形成平水期出露的雏形河漫滩。随着横向环流加强,侧向侵

蚀不断加强,雏形河漫滩继续加宽加高。洪水期,滩面水浅,流速较慢,大量粉粒细颗粒物质发生堆积,超覆在前期河床相砂砾层之上,形成二元结构,发育为河漫滩。

(二)河床与河漫滩

定义:河床是平水期河水淹没的河槽;河漫滩则是汛期洪水淹没而平水期露出水面的河床两侧的谷底。

1. 深槽与浅滩

A.平原上的冲积性河床,由于某一段水流能量集中而发生侵蚀,相邻的上下河段能量分散而发生堆积,因此深槽与浅滩必然沿河交替出现,如下图:

17-2 深槽与浅滩

B.侵蚀性河床中深槽与浅滩的形成还受岩性与构造影响,岩石软弱或因构造作用而比较破碎时易形成深槽,反之则形成浅滩。

2. 边滩与河漫滩

A.弯曲河床的水流在惯性离心力作用下趋向凹岸,使其水位抬高,从而产生横比降与横向力,形成表流向凹岸而地流向凸岸的横向环流。如下图所示:

17-3 边滩与河漫滩

3. 心滩与江心洲

心滩是复式环流作用下在江心堆积而成的。心滩淤积高度超过中水位,便成为江心洲。

心滩和边滩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

(三)三角洲

1. 河口三角洲

1)定义:对入海河流而言,河口三角洲是河流与海洋共同作用下,由河流挟带的泥沙在河口地区的陆上和水下形成的、平面形态近似三角形的堆积物。

2)形成条件:

——丰富的泥沙供给。年输沙量年径流量 0.24

——较弱的海流和波浪。侵蚀搬运能力较弱,有利于泥沙沉积。

——平坦的河口地形。有利于消弱海流动能,形成有利的沉积环境。

3)发育过程:

三角洲的形成,经历了由水下到水上,由河口不断向外扩展的发育过程。河口地区,由于河面展宽及海水顶托作用,河流流速急剧降低,加上絮凝作用等使泥沙在河口大量沉积。在河道中央形成河口沙坝,导致河流分叉。随着河流泥沙进一步堆积,水下沙坝逐渐增高扩展,出露水面,形成沙岛,导致河道分叉,使原来河口被分成几个入海口。各汊道水流又形成新的河口沙坝。其中某些汊道发展成为主河道,另一些汊道则填於消失,导致河口沙坝合并成陆地。

(四)河流阶地

1. 定义:谷底因河流下切抬升到洪水位以上并呈阶梯状分布于河谷两侧,即为河流阶地。

2. 组成:阶地由阶面与阶坡组成,前者为原有谷底遗留部分,后者则由河流下切形成。

3. 阶地高度:阶面与河流平水期水面的高差。

4. 分类:依据组成物质与结构,阶地可分为:

1)侵蚀阶地 多发育在山区河谷中,由基岩构成,其阶面为河流长期侵蚀而成的切平构造面。

2)堆积阶地 多分布于河流中下游,全部冲积物组成,是在谷底展宽并发生堆积,后期下切深度未达到冲积层底部的情况下形成的。

3)基座阶地 形成条件与堆积阶地近似,区别在于后期下切深度超过冲积层而进入基岩,因此阶地上部由冲积物组成,下部为基岩。

4)阶地形成的原因 构造运动、气候变迁、侵蚀基准面变化。

四、准平原与山麓面

(一)准平原

1. 定义

准平原是湿润气候条件下,地表经长期风化和流水作用形成的接近 平原的地貌形态。作为一种大规模夷平面,也可因构造上升而成为高原面或发生变形,或被切割后仅保存于山岭顶部成为峰顶面。

2. 发育过程:

1)原始地面平缓;

2)构造上升,形成V形谷或峡谷,分水岭仍较宽平;

3)侧蚀加强,河谷展宽,切割密度加大,分水岭 变窄成为尖锐山岭;

4)河流侧蚀作用形成宽广谷底平原,谷间分水岭降低、变缓,上凸下凹;

5)地面近似平原,少数地段存在低矮孤立残丘。

(二)山麓面

山麓面是干旱半干旱气候条件下坡面洪流不断搬运风化碎屑而致山坡大体保持原有坡度平行后退,山体逐渐缩小时在山麓形成的大片基岩夷平地面。

喀斯特地貌又称岩溶地貌。“喀斯特”原是南斯拉夫西北部的石灰岩高原地名。19世纪末,南斯拉夫的司威治(J.Cvijic)研究了南斯拉夫西北的喀斯特(Karst)石灰岩高原,并于1893年正式用“Karst”来概括喀斯特高原的地貌景观。喀斯特地貌是地下水与地表水对可溶性岩石容蚀与沉淀,侵蚀与沉积,以及重力崩塌,坍陷、堆积等作用形成的地貌,以南斯拉夫喀斯特高原命名。我国亦称岩溶地貌,徐霞客(1586—1641,明《徐霞客游记》的作者)是我国和世界上最早的岩溶研究学者。中国地质学会第一届喀斯特学术会议(19662月,桂林),建议在我国使用“岩溶”一词,并把它作为Karst的汉语同义语。

五、岩溶作用

水对可溶性岩石进行的以化学过程为主、机械作用为辅的破坏和改造作用,称为喀斯特作用。

喀斯特作用产生取决于岩石的可溶性和水的溶蚀作用,它是喀斯特发育的基本条件。岩石的可溶性取决于岩石的成分和结构。

1. 岩石的可溶性:

碳酸盐类(:石灰岩、白云岩、泥灰岩等)< 硫酸盐类:(石膏、硬石膏)< 卤化物盐类:岩盐、钾盐(可溶性盐类)

泥灰岩<白云岩<石灰岩

通过以上对比可知,石灰岩最易喀斯特化。喀斯特地貌主要是发育在碳酸盐类岩石尤其是石灰岩分布区。这与其分布极广且常露出地表也有关。

岩石的结构方面结晶岩石晶粒越小,溶解度越大;不等粒结构溶解度大。

2. 岩石的透水性:

岩石的透水性提供了喀斯特水运动条件,加强了岩石的溶解性和喀斯特地貌的发育。岩石的透水性取决于岩石孔隙度和裂隙度。

3. 水的溶蚀力——取决于CO2的含量多少

4. 水的流动性

经常流动的水体,能大大提高水的溶蚀力。流水经常与空气保持接触,能不断地补充因溶蚀岩石所消耗的CO2,使水体不易达到饱和。处于流动状态的水,有时虽然达到饱和,但当几种不同浓度的饱和溶液混合后,可变为不饱和而重新获得溶蚀能力。

六、喀斯特地貌

(一)地表喀斯特地貌

形成:

CaCO3+CO2+H20Ca2+HCO3-

CO2浓度高时,反应右移,岩石溶解,形成溶洞;

CO2与水减少时,CaCO3沉淀。形成石笋、石柱等。

发育过程

地壳上升→地表溶蚀地貌→独立的洞穴系统→统一的系统→准平原化

地表喀斯特地貌主要有以下几类:

1. 石芽与溶沟 指可溶性表面沟槽状溶蚀部分和沟间突出部分。溶沟是地表水沿岩石裂隙溶蚀、侵蚀而成,宽10cm2m,深2cm3m,底部常充填泥土或碎屑。石芽为蚀余产物,热带厚层纯石灰岩上发育形体高大的石芽常高达数十米,称为石林。

2. 岩溶漏斗 由流水沿裂隙溶蚀而成,呈碟形或倒锥形洼地,宽数十米,深数米至十余米,底部有垂直裂隙或落水洞。

3. 落水洞  落水洞多分布于较陡的坡地两侧盆地、洼地底部,也是流水沿裂隙侵蚀的产物。宽度很少超过10m,深可达数十米到数百米。

4. 溶蚀洼地 通常由岩石漏斗扩大或合并而成,面积小于10km2,具封闭性。

5. 岩溶盆地与岩溶平原  岩溶盆地是大型的岩溶洼地,又名坡立谷。面积约十余至上百平方公里,边缘较陡并有峰林分布,底部平坦,地表覆盖溶蚀残留的红土,有少数孤峰残丘,并有泉水和暗河出没。岩溶盆地多分布于地壳相对稳定的地区,在有利的构造条件下,如向斜、断陷及可溶性和非可溶性岩层接触地带,经流水长期溶蚀、侵蚀而成。岩溶平原是由岩溶盆地不断扩大而成,地表覆盖一层红土和散立的孤峰残丘。

6. 峰丛、峰林与孤峰 峰丛是成簇相连或同一基座而峰顶分散的石灰岩山峰。峰丛内部的洼地、漏斗和落水洞很发育,在地貌上成为峰丛-洼地组合类型。峰林是成群或分散的石灰岩山峰,通常是峰丛进一步发展的结果。峰林受构造的影响而形态多变。在水平或微倾斜岩层发育的峰林,多成圆柱形或锥形;倾角较大的岩层发育的峰林,常成单斜式。峰林形态因受各地气候条件等的影响也有很大的不同。

孤峰是孤立分散的石灰岩山峰,是峰林进一步发展的结果。在岩溶山区,通常峰丛位于山地的中心部分,峰林位于山地或盆地的边缘,而孤峰、残丘则分散在岩溶盆地底部或岩溶平原上。

(二)地下喀斯特地貌

1. 溶洞与地下河 如下图所示,溶洞里的钟乳石、石笋与石柱:

17-4 .溶洞与地下河

2. 暗湖:是与地下河相通的地下湖,可储存和调节地下水。

作业:

1. 内动力地质作用与地貌形成的关系。

2. 雅丹地貌、丹霞地貌的定义。

六、教学反思

  课堂教学中,随着教学内容的展开,师生的思维发展及情感交流的融洽,往往会因为一些偶发事件而产生瞬间灵感,这些“智慧的火花”常常是不由自主、突然而至,若不及时利用课后反思去捕捉,便会因时过境迁而烟消云散,令人遗憾不已。

七、参考资料

教本:自然地理学(第四版),伍光和等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

参考书目:

1、《自然地理学》(第二版),刘南威主编,科学出版社,2007

2、《地球科学导论》,刘本培、蔡运龙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

3、《地质学基础》(第四版),宋春青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

4、《气象学与气候学》(第三版),周淑贞等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

5、《地貌学》,严钦尚等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

6、《水文学》,管华等,科学出版社,2010

7、《土壤学》,黄昌勇等主编,中国农业出版社,2010

 

上一条:6-土壤 下一条:4-水文

关闭

 


安徽理工大学 版权所有 Copyright@2009 All Rights Reserved 地址:安徽省淮南市山南新区泰丰大街168号 电话:0554-6690420 邮政编码:232001
您是本站第 个访问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