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地理学》教案设计二(2学时)
第一章第一节地球在宇宙中的位置第二节地球的形状和大小
一、教学内容
1. 为什么必须了解行星地球的宇宙环境及其自身的特性
2. 太阳的由来
3. 宇宙的成因
4. 对地球的简单认知
二、教学目的和要求
1.知识目标
要求学生了解宇宙、地球形状及其基本知识;要求学生明确地球形状的地理意义。
2.能力目标
要求学生加强对地球和宇宙之间关系的联系,探索宇宙之间的奥秘,培养创新思维,加强学习能力。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
1.教学重点
地球自转、公转及其相互关系。
2.教学难点
地球自转、公转及其相互关系。
四、教学方法
课堂讲解、讨论,课后测验
五、教学过程
为什么必须了解行星地球的宇宙环境及其自身的特性?
自然地理环境位于地球的特定范围内,是地球的一部分,而地球又是宇宙中的一颗普通
的行星。它不断地和周围环境进行能量、物质和信息的交换和传输,从而对自然地理环境产
生多方面的影响,推动着各种自然地理过程的演进,是自然地理环境形成和发展的必要条件。
因此,为了加深对自然地理环境的认识,就必须了解行星地球的宇宙环境及其自身的特征。
基本概念:
1、地球是一颗普通的行星。
2、宇宙间物质存在的形式是多种多样的,有的聚集在一起形成凝集态,如日月星辰
有的在广阔的星际空间形成弥漫态,称为星际物质。
3、天体——宇宙中各种星体和星际物质的总称。肉眼可见天体有恒星、星云、行星、
卫星、彗星、流星等。
4、我们认识宇宙主要是认识宇宙中各种天体的运动及其变化。
5、地球也是一个自然天体。在宇宙飞船和在其它天体上看地球地球也使在“天上”
上。
6、从“天地一家”观点出发,研究地球宇宙环境,就是为了加深对整体地球的认识。按由近至远顺序,剖析不同层次的天体系统,探讨地球宇宙环境,以便更好地了解地球本身。
7、天体由近至远的顺序,恒星—银河系—总星系—无限的宇宙。
一、宇宙(Universe/Cosmos/Space)
宇宙是无比巨大的物质世界,其中包含着无数的天体和广阔的空间。
宇宙中包括一些天体:恒星、行星、卫星、流星、彗星、星云等。
银河系:恒星的集合体,包括一千多亿个恒星的星系。
星系群:到目前为止,已发现了十亿多个类似银河系这样的星系。星系聚集组成星系群。
二、 太阳(A nuclear-powered star)
为什么说太阳是一颗既普通又特殊的恒星?
说它普通,是因为太阳的质量、体积在恒星中是属于中等大小,是处于壮年期的一刻恒
星。
说它特殊,指太阳是太阳系的中心天体,吸引周围天体,构成太阳系。太阳是离地球最
近的一刻恒星,是地球光热河生命之源,是研究其他恒星的标本。
太阳是银河系中的一颗恒星。是一个炽热的发光球。
在介绍太阳及太阳系之前,我们还介绍几个著名的天文学家。哥白尼、布鲁诺、开普勒、伽利略、牛顿等。
太阳系包括9个大行星,它们是依远离太阳的次序:水星(Mercury)、金星(Venus)、地球(Earth)、火星(Mars)、木星(Jupiter)、土星(Saturn)、
天王星(Uranus)、海王星(Neptune)、冥王星(Pluto)。
太阳对地球的贡献:(1)产生太阳辐射能(2)形成太阳粒子流(3)太阳引力(4)迫使地球绕太阳公转。
三、 宇宙的成因
关于宇宙的起源有许多假说,其中最有影响的是1948 年由美国天体物理学家伽莫夫提出的大爆炸宇宙学。
四、地球(The earth)
1. 地球是一个椭球体
2. 地球质量巨大
地球质量巨大具有重要的地理意义,地理意义:质量巨大,吸着周围气体,保持一个具有质量和厚度的大气圈。若没有大气圈,地表温度将变低、温差变大、紫外线辐射加强。
六、教学反思
课堂教学中,从现实生活的案例提问中,让学生思考我们的地球、认识我们的地球。图片与视频展示、空间描述让同学们从课堂空间转移到浩瀚的宇宙空间,感受地球对于人类的伟大,对于宇宙的渺小。从发现的过程到现阶段人类对地球的认识成果的介绍,激发学生对该章节学习的积极性。激发学生对书本之外内容的兴趣,愿意阅读更多地相关资料,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七、参考资料
教本:自然地理学(第四版),伍光和等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
参考书目:
1、《自然地理学》(第二版),刘南威主编,科学出版社,2007
2、《地球科学导论》,刘本培、蔡运龙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
《自然地理学》教案设计三(2学时)
第一章第三节 地球的运动、第四节 地理坐标
一、教学内容
1. 为什么必须了解行星地球的宇宙环境及其自身的特性
2. 太阳的由来
3. 宇宙的成因
4. 对地球的简单认知
二、教学目的和要求
1.知识目标
要求学生了解宇宙、地球形状及其基本知识;要求学生明确地球形状的地理意义。
2.能力目标
要求学生加强对地球和宇宙之间关系的联系,探索宇宙之间的奥秘,培养创新思维,加强学习能力。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
1.教学重点
地球自转、公转及其相互关系。
2.教学难点
地球自转、公转及其相互关系。
四、教学方法
课堂讲解、讨论,课后测验
五、教学过程
1. 地球运动的认识过程
(1)地心说的产生
(2)日心说的提出
2. 地球的自转是自西南东绕轴旋转。---自转
地球自转一周的时间为一日。
地球自转的速度在变慢,日子在变长。
地球自转的地理意义意义:
3. 地球按照一定的轨道绕太阳旋转。---公转
地球绕太阳转一周的时间为一年。
地球公转的地理意义:
作业:
地球的自传速度越来越慢,从地球形状特征、地球自转和公转的地理意义的角度简述地球的内部和外部构造特征。
4.地理坐标 地球的纬度和经度(自学)
1) 地轴:南北极点的连线,自转轴
2) 赤道
3) 纬线
4) 纬度:某地的铅垂线对赤道面的夹角
5) 经线
6) 经度:1884年确定穿过伦敦当时格林威治天文台的经线为本初经线,(本初子午线,经度零度线)。向东、向西各180°。
某点的经度就是该地经线与本初经线之间的角距。
六、教学反思
从教室到城市,从点到点的空间的转移过程中让学生了解熟记地球坐标系的设置、参数的意义。图件展示说明,更形象的理解本部分内容。
七、参考资料
教本:自然地理学(第四版),伍光和等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
参考书目:
1、《自然地理学》(第二版),刘南威主编,科学出版社,2007
2、《地球科学导论》,刘本培、蔡运龙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
《自然地理学》教案设计四(2学时)
一、教学内容
1. 地球圈层分异现象
2. 研究地球内部层圈构造的方法
3. 地球内部构造
4. 地球的外部构造
二、教学目的和要求
1.知识目标
要求学生掌握地球的分层现象;要求学生明确地球的内部构造和外部构造。
2.能力目标
要求学生掌握地球圈层的构造以及地球表面的基本形态和特征。要求学生明确地球形状的地理意义;加强自身的创新能力,培养学生对地球构造的兴趣。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
1.教学重点
地球圈层分异现象
2.教学难点
地球的外部构造;地球的运动
四、教学方法
理论教学、多媒体教学
五、教学过程
一、 地球圈层分异现象
根据宇宙大爆炸,星云分化说,地球在47 亿年前形成之初,原始地球是一个均质的物体。其化学成分与陨石相类似。
各种分异相互作用于最终导致地球的圈层构造岩石圈、大气圈、水圈、生物圈。
二、 研究地球内部层圈构造的方法。
1. (地球)化学法
主要通过大量的岩石样品分析和对比研究来判断地球不同圈层构造的物质分异特点、差异。
2. 地震波法(地球物理法)
根据地震波的研究,对地球内部结构的研究,将地球划分为。
地表至莫霍面之间厚度不均一的岩石圈部分,分上地壳、下地壳、陆壳和洋壳。
地表35公里以下的莫霍面至2900公里的古登堡面之间的地球圈层部分。
古登堡面以下至地球核心部分,有铁、镍等致密物质组成。
三、地球内部构造(Inner structure of the earth)
地球平均半径约6371km,组成物质主要是固态,人们只能以地球物理学和陨石学等间接方法探测地球内部不同温度、压力下的物质状态变化。其方法主要是利用地震波在地球内部传播速度的变化为依据。
地壳
地幔
(三)地核
四、地球的外部构造(Outside structure of the Earth)
1. 大气圈(atmosphere)
2. 水圈(hydrosphere)
3. 生物圈(biosphere)
作业:
1. 简述地球的内部和外部构造特征。
2. 简述地球形状的地理意义。
六、教学反思
地球表层的各圈层范围是较大的,各圈层之间的渗透也是看不见的。本部分内容重点从各圈层的特征、参数上加强介绍,并结合大家熟悉的大山大河,说明地球表面有海洋、陆地,有高耸的山脉,宽广的平原和盆地,大大小小的河流湖泊,种类繁多的生物,但是,什么是它的基本特征呢?前面已经提到地球各圈层在地表面附近相互渗透和相互重叠这一分布特点,赋予地球表面一系列独特的性质。内容前后衔接,理论和实际案例讲解相结合,完成本部分内容的教学。
七、参考资料
教本:自然地理学(第四版),伍光和等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
参考书目:
1、《自然地理学》(第二版),刘南威主编,科学出版社,2007
2、《地球科学导论》,刘本培、蔡运龙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